幼儿“体心智能”课程研究
2019-06-09 中国啦啦操网 浏览次数2521
幼儿“体心智能”课程研究
□王评
摘要 幼儿体育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空白学科,本文站在学科前沿,通过体心智能课程理论的架构,探讨以课程元素、教学原则和评价体系为核心的体系建立,以真正推进适合我国幼儿成长环境和人种规律的体育教材教具的研发,推进与之配套的游戏方法的搭建,以实现新型体育环境下,全面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心理发育、智力发育和早期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健词 幼儿 体心智能 课程
在社会急速变化的今日﹐幼儿教育是国际社会不断探索研究的共同课题。其中幼儿体育更从一个被忽视的空白学科,逐渐凸显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理论价值。
生存环境急速变化,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幼儿的成长教育观念已到需做配合社会发展之重大改革的地步。对于渐渐失去自然环境的都市子女而言﹐其身体面、精神面、社会面的训练亦渐渐的在失去。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定希望孩子能在幸福中成长而至成人﹐以致踏入社会。健康且安全的养育儿童﹐将其送入复杂的社会中﹐这是我们的责任﹐而为使其真正地健康长大﹐以迎合社会生活﹐除非加強基础教育并強化体能意志力﹐別无他途。尤其是针对都市儿童而言,因其身体面、精神面、社会面的自然训练环境已渐渐的失去。找回失去环境,寻求弥补策略,这就是全人类应集思广议的议题,所以幼儿教育方针的改变也就成为目前国际幼教专家的共同课题。
虽然改变幼儿教育政策理念的重要性己被专家、学者认同,然而由于多数家长仍更重视智育的发展,致使知识的教育成为幼儿教育之重心,却往往忽视了健康与安全面的教育问题。虽然近年来家长对这种观念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毕竟离理想仍有一段距离。所以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唤醒身为父母的每一位社会人,大声疾呼“这不再只是着重智能教育的时代” !
幼儿健康和安全面的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儿专家的重视。什么样的孩子最具有竞争力,什么样的孩子能一直赢到最后?在幼儿教育时期,孩子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铺设基石,良好的体能素质及身体适应力;懂得自我保护;灵活的思维模式及自我的潜能激发;阳光外向的性格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团队协作力,这些必然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现今都市型态中培养幼儿身体的基本能力,让学龄前的幼儿能在有限的空间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所有幼教专业人士们所共同努力的目标,以游戏结合运动的方式,是目前所有幼教专业人士与家长们所认同的一种方法。
目前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被承认﹐然而由于智育的发展﹐致使知识的教育成为中心﹐往往忽视了健康与安全方面的问题﹐近年来﹐这种观念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毕竟离理想仍有一段距离。幼儿教育学家福禄贝尔(F.Froebel)曾经说过「游戏是人类生活中最具有意义的活动﹐也是生活的典范。」对于幼儿而言﹐其生活本身便是一种游戏﹐幼儿期不论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皆是人生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之足以影像日后的发展;就如同盖房子﹐基础骨架能決定一个建筑物一样。
因此对于所有的幼儿而言﹐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保有支持现在与未来所应有的体力﹐并学习开创未来人生过程中的力量﹐是故幼儿体力培养的课程(幼儿体智能课程)因应而生。幼儿体智能游戏课程就是能带给幼儿健康与欢笑的最佳元素。
一、“体心智能”概念与课程的提出
21 世纪是知识爆炸的全教育时代。提升学习能力,开发无限潜能,拥有强健体魄,从幼儿开始训练体能,达到激发心智的全面成长。让健康教育更充实,让家庭生活更美满,让学校学习更快乐,让亲子关系更密切。改变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的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现状,提升机能、增强体质,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活泼开朗、勇敢果断、坚强自信等良好个性。
幼儿体育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空白学科,不仅没有课程,而且连系统的游戏方法、配套的教材教具都处于原始阶段,在全国众多的学前院系中几乎找不到这方面的专业研究人才。
为此笔者之一的王评同志,在 2015 年初起草中国啦啦操十三五实施纲要时,把推进和普及幼儿啦啦操、强化幼儿体育中,率先提出了幼儿“体心智能”的概念,2017 初,又与长沙师院、杭州师大、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沈阳大学、大连晨创体智能等一批专家学者,联合申报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会的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幼儿“体心智能”课程开发研究》。
我们研究“体心智能”课程,就不能不提到“体智能”。我国台湾地区盛行的幼儿体智能课程,其最早的观点认为“体智能”是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动觉智能)的中文翻译,是让儿童在运动游戏中提升体力,激发潜能,增进社会适应力,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在多样化的游戏中,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认识统一事物,进而形成多变思维模式的教学理念。2004年台湾幼儿体育教育学者林永哲在香港成立了亚太体智能协会,并在珠海成立了大陆总部。
国际儿童体智能教育研究会(International Childhood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 ICKIE)肩负儿童体智能教育研究的职责,国际儿童体智能教育研究会是以知识、人脉、事业为核心,致力于儿童体智能教育事业的研究与发展,为社会提供服务于儿童体智能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为这些专业人才授予不同级别的会员资格,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
从能检索到的幼儿“体智能”课程简介可以看出,幼儿体能活动是透过身体运动来提升运动技能达到身体各部发展及心理机能的成熟,从而幼儿体能教学﹐就是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适应力
课程实施三大目标重点: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挥,促进体力的提升;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体验团队生活,增进对社会环境适应力。
课程设计两大因素:一是培养因素---身体机能,功能激发,如:瞬间力、持久力、距离感、平衡感、敏捷性、灵巧性、协调性等;二是行为目标—精神意识—社会学习,如:勇敢果决、独立自主、团结合作、自信心、专注力等。
课程教学五大要项:徒手游戏教学、体智能器材教学、音乐律动教学、戶外活动与活动教学、综合教学等。
二、“体心智能”课程的生理学基础
1、幼儿期是人类成长的基础:幼儿期不论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皆有其必然的重要性,因这个时期是足以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这就如同地基与钢架决定一个建筑物一样。因此对于所有的幼儿来说最主要的一件事是先保有支持现在与未来所应有的体力,进而学习开创未来人生过程的力量,所以幼儿体力培养的课程因应产生,这就是所谓幼儿体智能课程,幼儿的生活即游戏,幼儿体智能课程也就是藉体能游戏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挥,促进体力的提升,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然而在施行体智能活动之前我们就必须先了解幼儿的成长形态、生理机能、感觉机能、运动机能的发育过程,才有办法设计出适合的体智能课程。
幼儿的骨骼是在三岁半后才慢慢的定型,而五岁后才能渐渐的发达到能承受长期运动程度,又幼儿全身的技巧性是五岁后才能迅速发达,在幼儿期视觉、听觉、运动神经、位置观念逐渐的发达,神经及肌肉互相协调而能做各种运动,四岁半之后就能进行跑、跳、攀登、拉、推、操作用具等动作为基本的运动游戏。人本身具有一种倾向就是从发展过程中获得某种能力后自发性的去使用,在此同时也就更进一步提高能力,所以当身体或运动能力达到某水平就须有同水平的体能游戏,这就是“适能教育”。体育游戏不仅与身体以及运动能力有关,与智慧、情绪、社会等各种环境条件也有深切的关联性,因此在幼儿时期应配合各种因素多进行具有模仿性、想象性、创造性的体育游戏,如五岁以后具冒险性且多变化性的游戏较受到幼儿的欢迎。
2、要从了解幼儿身体发展设计培养幼儿体智能课程幼儿的体力能力发展过程中大致可分以下三大类:
一、瞬间力:大约四岁后就能以跳远、跳高等动作来训练及促进瞬间性的脚筋力,跳的能力增高,跑的能力也跟着增高。
二、持久力:持久力就是某种身体活动能维持多久的能力,这是身体性持久力、精神性持久力和社会性持久力的综合,身体性的持久力到了四岁半以后即渐渐的加强,而精神性、社会性的持久力则稍往后才能增进,因此幼儿的体育游戏应考虑此点来进行。
三、调节力:何谓调节力?这不仅是代表技巧、协调性,而且是不断的、正确且迅速的进行变化无穷之运动课题的能力,能正确的了解新状况获得运动技巧的学习能力。幼儿大约在三岁半只有部份的调节力,四岁半后全身性的调节力才开始渐渐增进。全身性的调节力又可细分为如下:
(一)平衡感 → 由于中枢神经的发达从五岁后幼儿开始对于通过窄狭地方、站在高处、保持不安定姿势等运动感到兴趣,这是爱好冒险的精神表现,同时能因此而促进平衡感,四岁半后应开始幼儿做简单的运动来促进此感觉,这种平衡感稍长大后个人差别也渐渐增加。
(二)距离感 → 四岁半前开始由于经验渐渐的对投掷物的距离、自己跳远的距离等的视觉、重量感、距离感有促进的认识,物体的速度感在幼儿期是一个必须多加训练及体验的项目。
(三)敏捷性 → 一边跑一边突然改变其方向或配合音乐能迅速的改变动作,这种能力称为敏捷性,四岁以后就能依规定迅速改变方向,五岁后其进步更明显。
(四)灵巧性 → 所谓灵巧性是把身体各部份能依规定迅速改变动作的能力,此种能力在幼儿期、少年期培养形成,手指 (脚板) 在三岁后渐壮,四岁是腕力、腰力较发达,五岁以后全身的运动能力大致逐渐发达,根据自发性使用原理,儿童喜欢某种运动时其发育也随之增进,所以在这时期应考虑尽量重点采用使儿童发生兴趣的体育游戏。
(五)协调性 → 协调性在社会而言是指合群、互助、团结,在身体面而言是指人体各种机能相互配合运作的能力,在儿童基础成长发育过程中这种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游戏设计上也要朝这方向以促使儿童在游戏中更有获益。
体心课程的作用
- 1. 强健幼儿的体魄:此所指的强健幼儿的体魄,并不是指强身报国,或是以选手般的训练方式来从事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而是希望以内在加强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心肺能力、刺激体内神经的传导;外在则运用身体的协调能力将肌力、敏捷性、平衡感、巧致性、柔软度、韵律感、瞬发力等,以及配合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前庭平衡觉等感觉统合当中的主要项目相互结合,来学习走、跑、跳、踏、踢、丢、抛、接、拍、打、以及攀爬等简单到复杂的动作,使幼儿能有体力应付日常生活之所需。
- 2. 刺激幼儿智育的发展:好动与爱玩本来就是幼儿的本质与天性,学龄前的幼儿绝大部分的感觉与知觉,均是透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幼儿在身体的运动游戏当中,透过模仿、想象、过去的经历与实际操作的学习中,变成主动或被动的学习环境与机会,这对于幼儿脑部的发展与体内神经系统间的传导,有着很大的影响。
- 3. 帮助幼儿学习日后所需的技能:幼儿时期所有的学习都是透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幼儿透过身体的操作,藉由广泛的运动游戏方式来学习日后所需的各项技能。
- 4. 增加幼儿对于挫折感的忍受度:我们常说现在的年青人对于挫折的忍受度不够,跌了一交以后就无法站起来,以至现在自杀的比率日渐攀升,但是在幼儿体智能课程当中,不但需要学习各种动作技巧,更要学习接受挫折;由于现在的家庭生育率越来越低,因此每位幼儿都是家中的宝,也对于幼儿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深怕幼儿受到伤害,但是在幼儿体智能课程中,可能会有冲撞、跌倒、冲突等情况发生,幼儿需要从中学习保护自己与防卫他人,更要学习从一人独自玩的游戏方式到与他人共同分享与操作的游戏方式,都是让孩子有机会加强自身对于挫折感的调适与解决能力。
幼儿体智能教学是幼儿自发自主性的教学,更是幼儿动机的教学,教学者必须刺激其内在动机让其主动参与,使其有成就感,而建立自信心,因此幼儿体智能课程是教育的根本,
使幼儿在运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感觉,亦是运动游戏带给幼儿的另一项教育目的。
5、体心智能课程的领域:幼儿体智能课程不但让幼儿得到充分的体能锻炼,也激发了幼儿潜在的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还要培养幼儿品德修养与社会适应力等方面。
体:称为体能。智:称为智能。能:称为人能。
三、“体智智能”课程的理论元素
首先来看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建构“体心智能”课程体系
这是本课题的第一个目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范畴,而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教材、教具和游戏方法进行系统探究和开发,为深入幼教体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为幼教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进而针对幼教体育的发展提出实效性策略。
2、实现“体心智能”理论的初步研究
课程的推广前提,是将理论和研究成果物化,推进幼教体育的学科发展,这是本课题另一个重点。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本课题组粗浅地提出以下 15 个方面,提出基础的研究内容及重要观点。
⑴“体心智能”课程体系的架构,以及内在的逻辑元素关系;
⑵通过我国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现况的调查,客观分析幼教体育的症结与前景;
⑶“体心智能”的实际教学实施模式研究;
⑷幼教体育的运动形式、种类、规程与评价研究;
⑸高校学前教育中幼教体育专业的学科搭建;
⑹幼教体育师资生存现状调查;
⑺幼教体育器材的标准化问题;
⑻高校幼教体育教材建设;
⑼我国幼儿园玩具、体育器材和设施、使用现况和分布性调查;
⑽我国幼儿园常见游戏方法调查;
⑾幼儿体育的训练规律、素质训练、强度和适度的研究;
⑿幼儿啦啦操适应性范围的研究;
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与完善的研究;⒁高校学前教育体育师资配备的研究;
⒂国内幼儿园的幼教体育活动的调查。
这些内容对于建立健全课程项目体系、积极推进课题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四、“体心智能”课程的研究价值
“体心智能”课程首先是一个体育概念,它面向和服务于学前教育,研究如何通过体育促进幼儿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和心理发育,同时早期培养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能力的课程体系。该课程包括:相关教材、教具、游戏方法、教学大纲、评价体系等等。
概念释要:
国内幼儿园普遍缺乏幼教体育的师资与教材。
溯源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同样,高校不仅缺少幼师体育的师资和教材,甚至连幼教体育的教学教具、综合训练器材,以及幼教体育理论研究都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显然与我国幼教事业发展不相匹配,未来大批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师,如何实施体育教学,如何开展相关体育课程研究?其负面影响绝不仅仅是一点一面。
目前看,高校幼教体育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高校幼师(学前教育)体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仍停留在原始阶段,在许多幼师类高
校连最基本的游戏理论和系统教学体系都处于刚刚建立,就不用说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了,其幼教体育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
2、高校幼教体育发展过程中,相比较幼教心理学、幼教艺术学、幼儿营养与发育学科建设,其研究方向更为散乱,成果寥寥,差距多多,幼教体育学科建设的短板现象十分严重。
3、基层幼教在“安全为本”的管理思想影响下,普遍重视的是识字、算术、英语等为重点的文化课程,长此以往,幼教体育教学缺少地位,影响到高校培养方向的偏离。
4、幼教体育器材市场鱼龙混杂,长期以来完全凭借厂家主观臆想而引导生产,所有幼教游乐、玩具针对幼儿体育的功能性不足,针对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更是不强,有些高校基本沿袭或套用青少年甚至成人体育器材,给幼儿体育教学开展带来隐患,甚至是伤害。
国外幼教体育理论和早教(课程)的研究,比起我国起步要早,其中幼儿啦啦操起源于美国,幼儿游泳、幼儿球类、棋类等体育项目,在学前教育比较发达的英国、德国、日本都有一定历史,且比较系统,一些早教项目的流行,带来的是与之配套的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几乎每所涉及到师范类的高校,都开设有相关体育类的课程。如国际文凭组织(IBO)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他们会及时地对儿童进行平时评估以及期末评估,并且建立起幼儿成长档案,IB PYP 项目是以 3 至 12 岁儿童为对象。在总结众多国际教育体系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全方位的发展。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他们在体育,包括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儿童对国际大同的理解,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充满活力、有责任感的好公民。IB PYP 项目是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整合课程模式。
这些课程,通过系统的教材体系和专项体育器材,游乐设施、使高校培养的幼教大学生能早早的接触较为独立的幼教体育理论与实践,认识到提倡早期运动启蒙和科学的运动能力培养的重要。
综合国内外幼教体育现状,我们提出“体心智能”的幼教课程理念,其实质就是通过明确幼教体育的概念,即通过体育课程促进幼儿身体发育,促进智力发育,促进心理发育,早期培养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能力,让动手和活动的习惯成为幼儿园早期能力教育的方向,变“体质测试”为“动作评价”,以较好地杜绝国内普遍存在的“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其研究价值:
1、首创幼儿“体心智能”的体育概念
体育强则中国强,由于体育祟尚以自信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释放激情和点燃激情,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大局意识、意志品质、纪律观念、竞争意识,完善人格素质,在幼儿生理
发育和心理发育中起到极好的早期干预。
本课题中提出的“课程”,首次提出体育是否应该与幼儿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与心理发育、与能力培养直接挂钩和有效结合?幼教体育建设能否由此打开一个新的多维空间?高校学前教育研究能否在一个新领域展开?这就是本课题提出“体心智能”概念的初衷。
2、对国内幼教体育课程研究的补白
国发 46 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应大力发展全民健康体育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应从娃娃抓起,幼教体育已经引起社会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而抓好高校学前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建设,特别是教材、教具和幼教体育理论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幼教体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锻炼,它既受场地、器械的限制,更受到幼儿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体心智能”的提出,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概念,更是提出幼教体育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将有可能通过课题研究来有效激活或带动这一学科建设,从而填补国内幼教体育的空白。
2002 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首次提出“幼儿快乐体操”和“幼儿啦啦操”,实际上已经揭开了幼教体育课程建设的序幕。传统体育的触角开始进入校园,引发了更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对幼教体育的关注,形成幼教专业中一种唯美、时尚和健康向上的学习动力。
但是,从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说,是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开展研究,还是按学科架构来建设幼教体育课程?这也是本课题的另一研究方向。
3、课程是“教材、教具和游戏教学方法”的组合
幼儿教学与其它教学不同,无法通过更多的文字来展现,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学生,必须统盘掌握课程,学会通过教具来展现教材内容,然而教具又不是普通意义的尺子和各式模型,它可能是某种幼儿玩具、某种幼儿园游乐设施。能串联起教材和教具的最好方式,那就是游戏。
游戏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但从事这方面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原因之一,就是游戏常常限制为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教材的全部,更不是使用教具和游乐设施和器材展开教学的纽带。
本课题试图在幼教体育课程开发中,开发出一套连接教材、教具的游戏体系,并以此来激活幼儿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在游戏中参与幼教体育,使得教学既游戏,游戏皆体育,从而打造完美体育课堂。
我们认为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即将走向未来工作岗位的幼师,掌握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掌握系统的游戏方法,灵活运用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具(玩具和游乐设施),这是本课题的一个全新尝试。
4、课程将配套开发出部分适合幼儿特点的玩具和游戏器材、设施
目前中国幼儿园的玩具和游乐性器材设施普遍停留在以“玩”为主,至少一部分厂家不明白这些玩具、器材和设施与幼儿体育有什么关系?它们运动功能的指向是什么?所以很多幼儿园用于玩的器材和设施很少考虑到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其体育功能发散不系统,有的玩具和设施根本不适合幼儿的成长。
玩具和设施,在幼教课程中是物化的教具,通过正确而科学的方法引导,减少伤害,明确功能与目标,这也是本课题拟开发的领域。
五、“体心智能”课程的创新之处
我国目前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已有不少从事一线教学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幼教体育开始关注,特别是音乐、素质训练,训练器械和操化套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为未来幼教体育的理论研究和课程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相关研究思路,将在基础性研究层面上,上升到以下八个思路:
1、对目前幼教体育,引发高校教学、课程设置、理论研究上;
2、从“体心智能”课程体系的架构,落实到具体的实施教材、教具和方法上;
3、从高校学前教育大学生现状,探索“体心智能”课程实施技能、策略;
4、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掌握亲子套路,如啦啦操的编排、表现形式以及音乐、风格的研究;
5、从幼教体育的文化内涵研究,提升到主要从文化层面探讨幼教体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6、拓展性开展幼教体育的竞赛,规程、评价标准研究;
7、探讨幼教体育的发展进程,以及在我国的推广;
8、在幼儿园进行普及模式与应用远景的研究。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理论创新:幼教体育的理论目前在国内属于空白,特别是“体心智能”概念与课程的提出,包括相关一系列指导原则、学科建设、训练思想和竞赛理论。更包括在艺术实践与体育精神的结合点研究。
内容创新:“体心智能”课程研究透射的幼教体育思想、指导原则、理论架构,以及在具体实施中的方法论、游戏论、玩具论、文化论,以及实施流程、规则套路、评价体系、素质难度、训练目标、教学原则、竞赛体系都处于原始起步阶段,有大量工作可做,特别在幼教体育的本土化和针对性,与民族舞蹈、幼儿体操、幼儿啦啦操的结合上更是内容多多,研究领域宽泛而严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手段创新:本课题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应用性课程研究,部分内容在参加课题组高校的实验幼儿园(实践基地)已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取得初步的成果,本身就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保障。
成果创新:本课题的成果预期较多(详见五,预期科研成果),设计这些成果在服务于基层幼儿园,服务于推广,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将与师资继续教育的培训、与成果转化结合起来,本课题正式立项后,还将与实验幼儿园的推广相结合,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本身就使课题的实现有了较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