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在啦啦操运动中的能量消耗特点研究
2019-06-27 中国啦啦操网 浏览次数1585
女大学生在啦啦操运动中的能量消耗特点研究
郭伟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研究目的
本文以《2017-2020年中国大学生花球啦啦操规定动作》为例进行探讨,研究女大学生在完成成套后的能量消耗特点,可为女大学生在练习操规定套路时提供更精确的参考数据和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提高啦啦操运动的科学性。
研究方法
1实验法:本研究采用气体代谢法来测定能量消耗,采用艾诺美能量代谢测试仪,于受试者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成套动作后进行测试。受试者在测试前一天不进行大强度的运动,在测试当天,不进行高糖膳食。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需佩戴心率表和呼吸面罩。实验对象选取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女学生24人,平均年龄为20.5岁,平均身高为164.3cm,平均体重为51.4kg。
2数据统计法:采用SPSS18.0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均值、标准差,T检验,显著性水平采用P<0.05。
研究内容
1消耗的热量
受试者平均消耗17.5±3.7kcal热量,其中最小值为12.7kcal,最大值为27.5kcal。相对体重消耗的热量平均为0.3±0.1kcal/kg,最低为0.2kcal/kg,最高为0.4kcal/kg。
2代谢当量及变化
受试者运动强度平均值为4.4±0.9METS,其中代谢当量平均最小值为3.3METS,最大值为6.6METS;不同阶段最大值为7.4METS,最小值为2.0METS。
3摄氧量及变化
受试者的摄氧量平均为0.9±0.21/min,最小值为0.61/min,最大值为1.41/min。
受试者摄氧量的变化过程表现为:运动开始阶段摄氧量较低,随着运动的进行,摄氧量上升,在第2分钟到2,5分钟阶段摄氧量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在运动结束时,摄氧量值高于运动开始阶段。
4心率变化
受试者心率平均为117.5±17.4次/分钟,最小值为92次/分钟,最大值为151次/分钟。最小心率区间在77.8-92.8次/分钟之间,最大心率区间在135.5-156.4次/分钟之间,平均心率区间在103.6-122.5次/分钟之间。
心率变化过程: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平均心率逐渐增高,在第2.5分钟时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结束时心率高于开始时心率。
5脂肪供能情况
分阶段脂肪消耗比例:开始阶段的脂肪供能为26.5%,随后逐渐增加到最大值48.4%,之后脂肪消耗比例逐渐减小,到最后阶段,脂肪消耗的平均比例低于第一阶段的消耗比例24.8%。
受试者个体脂肪消耗比例:女大学生在运动中脂肪消耗的比例差异较大,平均脂肪消耗比例为36.3%。
结论与建议
结论:
1女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后能量消耗为17.5kcal,每分钟消耗4.4kcal,相对体重消耗热量为0.3kcal/kg。
2女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后平均梅脱值为4.4,属于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有个体差异。
3女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后的摄氧量平均为0.91/min,属于有氧运动。
4女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后的平均心率为117.5/min,表明啦啦操运动适合女大学生参与,能有效刺激有氧系统。
5女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运动负荷在1.5分钟时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结束时心率高于起始心率。
6女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后的平均脂肪供能比例在26.5%-48.4%之间,有个体化差异。
建议:
1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把长时间的啦啦操练习作为促进女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2 啦啦操课程是一项多功能、锻炼价值高的体育项目,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积极开设啦啦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