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版网站

距 第三届全国啦啦操创意展示大会“文化创意视频网络大赛”  还有

0
返回

高校全浸式游泳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以S大学爬泳教学为例

2019-06-28 中国啦啦操网 浏览次数740

高校全浸式游泳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以S大学爬泳教学为例

黄昆仑1, 2

(1.深圳大学体育部,广东深圳,518060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深圳,518055)

 

研究目的: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障学生生命安全,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高校要逐步把学生掌握游泳技能作为体育考试项目之一。S大学积极开展游泳教学研究,提高游泳教学水平。

全浸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水的特性,以水中平衡技术、流体力学原理、身体纵轴转动、协调的动作节奏以及合理的呼吸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更轻松有效的掌握游泳技术,尤其是复杂的呼吸技术为教学目标,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

爬泳是四种泳式中游进速度最快的一种泳式,泳姿优雅,相比起手腿同步运动的蝶泳和蛙泳,爬泳的手腿配合是轮流的非同步性运动,加上需要侧面换气,技术难度挑战性高。初学爬泳,呼吸和打腿是两个教学难点,初学者大多只能挣扎着游25米,呼吸困难,腿部下沉,未能很好掌握爬泳的技术。

“全浸式”教法认为,应按照“平衡-流线型-转动身体完成呼吸-有效抓水-使用身体重心转移增加动能”的技术路线来学习爬泳。TI的动作强调平衡、一致性、协调性以及平顺性,充分利用身体,增加持续游进的可能性。

S大学游泳课实行三互动(个体与水环境、个体与教师、理论与实践互动)、两探究(理论与实践探究),对“全浸式”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并在课堂上用实践加以检验。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探究教学法

 

研究内容:教学中针对水中平衡、保持流线型、45°锚定手、从躯干获得推进力、随着躯干转动完成呼吸、易下沉者的游进技术等模块,按照每学期36学时设计了详细的教学内容。

TI练习第一阶段:水中俯卧保持平衡。1漂浮滑行;2轻打腿滑行;3转体划手。

TI练习第二阶段:顺畅的呼吸。4转动身体,仰卧呼吸;5半侧转身体呼吸;6流线型转动呼吸;7滑行-换气-滑行。

TI练习第三阶段:重心转移,轻松的推进力。8水中转换手;9空中移臂重心转移推进;10连续换手;11轻松移臂。

TI练习第四阶段:完整的配合游。12单臂划水,对侧换气;13组合游;14完整配合游。

 

结论与建议:为检验全浸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选取10次爬泳划手距离、50米爬泳完成时间、50米爬泳完成人数为测试指标,将S大学某学期6个游泳中级班分为3个实验班89人(男72人女17人),3个对照班92人(男74人女18人),进行教学前后测试。代表划水效率的10次划水距离实验班显著提高;代表游进速度的50米爬泳计时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差异不显著;代表连续游进能力的50米爬泳完成人数两个班均有显著提高,实验班完成率更高。由此可见,全浸式教学法对爬泳划水效率的提高,以及更持久的游进有显著性效果。

随着游泳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泳这项运动当中,对提升游泳技术,掌握更多泳式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全浸式教学法丰富了游泳教学教法的多样性,使参与者体验更佳,更易掌握呼吸等较复杂的技术,为合理有效的掌握爬泳甚至仰泳、蝶泳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可在学校课堂、俱乐部等教学场所普及推广。游泳教师应不断学习钻研游泳教学理论方法,吸收先进教学理念,开拓符合游泳项目技术特征和教学规律的高效教学方法,从而更好为教学服务。

 

请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CCA版权所有@2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6号四号楼A栋3-303

快递API支持 快递查询 苏ICP备18049601号-2 法律事务

联系电话

025-523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