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版网站

距 第三届全国啦啦操创意展示大会“文化创意视频网络大赛”  还有

0
返回

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

2019-06-28 中国啦啦操网 浏览次数825

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


研究目的

啦啦操运动项目发展的生命之源是后备人才,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是保障啦啦操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培养全面发展的啦啦操后备人才梯队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的重要影响。本文旨在对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优化策略,培养出“四好”啦啦队员:品德好、学习好、气质好、技术好,有效推动我国啦啦操项目可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风范,进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收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从而得出适合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推动啦啦操项目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研究内容

1、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啦啦操运动队以高校高水平代表队为主体,以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优胜者为主力,后备力量以啦啦操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基地校为核心一条龙式基层梯队的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学生利用体育课余时间进行学习,通过比赛检验学习成果,培养出四好优秀运动人才。(2)技能应用型培养模式。通过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开展送培到基层的公益活动,通过培训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培养更多实用性的教练员、裁判员人才到基地,使得啦啦操快速推广,并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专项创新型培养模式。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对其进行培养,在高校增开啦啦操选修课,经过啦啦操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编排独具特色的啦啦操,培养学生对啦啦操创新的能力,同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啦啦操人才。

2、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1)固定分层培养模式。啦啦操教师、教练员制定教学目标时做到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强调考核方法灵活多变,努力打造高效的培养新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啦啦操人才。(2)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教学期间不断组织教师进修和学习,提高教练员科研水平,引进先进的教育体系以及增加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化培养运动员的力度,推动啦啦操的可持续发展。(3)加强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学校要能够建立有效的训练体系平衡学生训练和学习的时间, 在中小学中加强啦啦操知识的宣传,在提高自身文化成绩的同时也不耽误啦啦操训练,为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生源。(4)坚持教体结合保障经费投入。我国啦啦操并非是奥运项目或者全运会项目,政府投资较少,如果失去政府人、物、财的支持,就无法生存,因此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有必要保障一定的经费投入。

研究结论与建议

随着国家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不断增加,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环境,以及教练员、运动员对啦啦操项目本身的认识与理解,还有体、教、研三相结合的运动训练的优化策略来实现啦啦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我国啦啦操后备人才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指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请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CCA版权所有@2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6号四号楼A栋3-303

快递API支持 快递查询 苏ICP备18049601号-2 法律事务

联系电话

025-52310505